2024年11月22日

新书推荐|《冰冻男孩》——爱之救赎

作者: 刘索菲 | 来源:基督时报 | 2023年12月12日 09:20 |
播放

由“青橄榄读书”出版的《冰冻男孩》于11月13日在其视频号上进行了新书首发的直播讲座,李玮老师对此书内容进行了介绍。

《冰冻男孩》是一部获得国际大奖的小说,原著是意大利语,由译者翻译。书中的故事发生在1846年和1946年两个年份。整个情节带点悬疑、科幻的感觉,电影感也很强。虽然故事内容简单但结构安排巧妙,引发的思考也很深入。

李玮老师说《冰冻男孩》是和封面上的元素密切相关的:
《冰冻男孩》的封面是冰冻男孩的剪影,他的脖子下面是一个悬崖,男孩的脑子里有一艘船航行在风浪上,地面上有一辆形状不规则的小汽车横冲直撞,左下角有一只海鸥,海鸥下面有一双小手托着黑白相间的石子。封面上的白色部分给人冰层的感觉。背面的色彩从风暴的颜色转向明亮的绿色。

cxiv58ktahu5jpzi7p.png
直播讲座截图

故事可分三个部分:

(一)

在曼哈顿计划里面做出巨大贡献的一位科学家教授,却在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中失去了自己的儿子,因此他婚姻破裂,自己也沉浸在很深的自责中。当他被调到人数稀少且进行严格的军事管控的北极冰原的基地上时,他认识了一位年轻人。每当教授看见年轻人就会想起自己已经去世的儿子,他的疼痛不断放大,脑袋完全进不去亮光,最终想结束自己的生命。

当他想从悬崖上跳下去的时候,他看到悬崖下面的一个闪光点。出于好奇,他将自己缒到悬崖下面的闪光点处,发现那个闪光点原来是被冰层裹挟了将近100年的小男孩腰带上的金属反射出来的光。他将小男孩带到医务室后,小男孩奇迹般的复活了,然而他的身体机能却在迅速衰退和老化,对于别人说的话他一脸茫然,而别人也听无法听懂他所说的话。

此后,教授经常会跑到窗户里偷看小男孩的情况,被医生发现后,医生请求他给小男孩读书。这个过程中教授读书给小男孩听,也陪伴小男孩,渐渐地,小男孩对教授产生了信任感,也得到了安全感。然而好景不长,基地的少校为了完全掌控基地,派特工想将小男孩带走。与此同时,年轻人也因无法适应极昼而产生无法睡觉的症状,也面临被带走的情况。在医生的帮助下,教授代替了年轻人带着小男孩一起离开,来到了前妻在海边的房子里。

(二)

在海边,教授遇见了前妻的朋友。

前妻的朋友从一开始对教授的讨厌到后来的恨再到最后的冷漠。因为教授的前妻经常为教授对家庭的冷漠辩护,私下却常常在哭泣,因为孩子常常看不到父亲,妻子常常看不到丈夫。而作为前妻的朋友,她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她受苦却什么也做不了。

因为生活需要,教授会常常请求前妻朋友的帮助,两人开始有了交集,前妻朋友看到教授为了照顾失能的小男孩,过着躲避特工追捕的紧张生活时,产生了帮助小男孩的心,两人也达成了帮助小男孩找家的共同目标。在此过程中,两人进行了一次交心的交流,前妻朋友对教授的认识也有所改观。教授也认识到想在人世间寻找公平是很难的事情,重要的是 人在一生中所犯下的错要在有生之年趁着有机会尽量去弥补。而他要陪着小男孩继续往前走,一起活在当下。

前妻朋友听出来小男孩讲的是爱尔兰语,因此两人带着小男孩来到了爱尔兰。

(三)

两人在爱尔兰帮助小男孩找家的叙述中,呈现了很多爱尔兰的风景和生活场景。此时的小男孩生命已经岌岌可危。

教授在陪伴小男孩的期间,一方面他想着当找到小男孩的家人后,就会把他还给家人,另一方面,当他确定小男孩已经没有家人活在世上时,他也因此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小男孩唯一的亲人。此刻,他内心开始了漫无边际的汹涌的想象,想象自己是小男孩的父亲,想象他们一起生活在爱尔兰的各种生活场景里,想象他带着小男孩兜风、野餐、过各种节日、一起哭一起笑……教授想让小男孩叫他一声“爸爸”,而在小男孩的定位中,他一直想找自己的家人,而教授则是他的一位朋友,他用爱尔兰语对教授说的最后一句话是“再见了,我的朋友。”

故事结尾,特工找到了教授。而此时,一切该结束的都结束了。



立场声明

基督时报特约/自由撰稿人文章,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,供读者参考,基督时报保持中立。欢迎个人浏览转载,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!

版权声明

凡本网来源标注是“基督时报”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。未经基督时报授权,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、公共网站、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。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、微博、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,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、作者与链接地址(URL)。其他公共微博、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,请通过电子邮件(jidushibao@gmail.com)、电话 (021-6224 3972) ‬或微博(http://weibo.com/cnchristiantimes),微信(ChTimes)联络我们,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。